双溪大年教会沿革
马来西亚吉打州双溪大年真耶稣教会于一九三八年设立家庭聚会。真道种子是由当年的北婆罗州(现今为沙巴州)山打根之田腓力执事种下。接着由怡保吴英富执事常来跟进。那时信徒仅十多位。行过治病,赶鬼等神迹。及至一九四零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南侵时期,真道开始传开,设立祈祷所。圣灵同工,藉着神迹奇事、异能,信徒逐渐增加。一九五一年,在学堂街门牌六号,购置店屋一间,正式成立教会。
1957年,将舊址出售,另购地皮,自建新会堂。至90年代初期,前后达三十余年。教会当时设备简陋,建筑物残舊不堪。经信徒大会议决作适当装修,逐由建筑师画图,由承包商提呈市议会批准,前后经过两年余,市议会不作正面回答。反由承包商示意图测不得批准。在无法可施的情形下,唯有向神祈求,求主指引可行方案。随后,又发现会堂被白蚁侵袭,屋樑受到严重破坏,大多数信徒认为重建会堂为上策。本来打算建一座普通会堂只供双溪大年信徒应用,後又考虑到北区现有几处教会在各种设备上亦不完善。每当有联合盛会举开时,均感场地不足,必须向外租借地方。因此,职务会与建筑委员会于联席会议中建议蓋一间较大型的会堂,以供北区众教会各项圣会使用。此议获得信徒特别大会通过。於是,委托建筑师修改所拟定的图测,并代为呈上市议会批准。经过长达5年的耐心等待,(1999年)市议会才正式批准。建筑费 用约马弊壹百四拾万元。虽然当时仅筹获捌拾万元,因建筑准证期限必须在一年内动工,是以於1999年11月招标承建。工程於2000年12月顺利完成,感谢主。
现有会堂楼高四层,外观甚美丽壮观。内部设备有:底层有综合中心及厨房,第二层有副堂作平时晚间聚会用途。此外设有宗教教育课室三间,弟兄宿舍两间及图书室一间。第三层为礼拜堂,可以容纳200余人聚会。另有会议室,传道房两间及客房一间。第四层为录音室及三间姐妹寝室。与旧会堂相比较无论在外观上及内部设备上皆有很大进步。实在感谢主。
早期工人有何重生执事,罗腓力执事,李信真女执事及黄凤英女执事。在日治时期公共汽车交通全告停顿,脚踏车是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因此早期工人,尤其是男执事,经常骑脚踏车从双溪大年到巴东色海,双溪毂,麻坑及居林等地传福音。圣灵藉着执事们大做圣工,行了许多神迹。正如经上记载医治病人,赶鬼。有不少人因为看到神迹、病痛得到医治来相信主。因此就设立了巴东色海,双溪毂及居林三处祈祷所。接着有更多执事参与圣工行列。他们分别为李雅各执事,李保罗执事,刘约翰执事,严腓庇女执事和廖彼息女执事等。以上所述各执事除了刘约翰执事(现已按立为长老)和廖彼息执事外,已全数安息主怀。愿主记念前辈们的辛劳。
人少圣经说:“土产增多,乃凭牛力”。大年教会在很早前就意识到传道人的重要。曾在四十年代未期与新加坡教会取得共识后,联合向中国南京总会聘请一位圣工人员前来协助圣工。南京总会魏以撒长老便差派了董玉林执事前来协助。
1963年何重生执事亲自送爱女何玉玲姐妹到台湾神学院接受三年神学训练。毕业后何传道的工作大部分是协助北区圣工及设立双溪大年教会的宗教教育。及至1979年才正式被总会按立为马新教会传道。何玉玲传道自台湾神学院业后一生勤奋为教会工作,至1988年因车祸而息劳天家。之后有张以西结传道从1998年毕业于沙巴神学训练中心,毕业后就被总会差派服务至今。诚然如圣经上说:“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尤其是大年教会重建后之工作会加倍增多,急需要更多青年人能挺身而出响应主的呼召说:“主啊,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 为敬拜神。盼望信徒,尤其是单独来信者,多利用新会堂敬拜神。如大卫王作诗说:“人对我说我们往耶和华的殿去,我就欢喜。”(诗122:1)
- 传扬神的救恩。如使徒们天天在圣殿里传讲耶稣是基督(徒5:42)
与信徒交往做团契。如使徒时代的信徒,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徒2:46)。此外,也可提供场地于各种训练。更希望双溪大年教会成为眾信徒的教会,爱护祂。大家同心协力经营,使祂在北区肩负起21世记传扬福音的大业。